云南良师前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_faiMaterial_2000059

悦康咨询

私密服务

咨询热线:

18087178516

18987472284



 

祸从口出!如何做到愤怒而不自伤伤人?

文章封面

最近,天津一位“最美教师”火了。


“你爸妈一个月挣多少钱,别怪我瞧不起你!XX的妈妈一年挣的钱都比你妈五十年挣得多。”


这是这位“最美老师”的原话。毫无疑问,她发火了,然后火了,哪怕是以这种方式。


她对学生大发雷霆,有人认为是对孩子的恨铁不成钢,原因是可能上课学生不遵守纪律。


最终,当地教育局通报称,给予涉事教师肖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,降低岗位等级,依据《教师资格条例》撤销其教师资格,调离岗位;对学校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,给予党内警告处分。


这对于她来说,无疑是很惨痛的教训。


无论如何,导致这件事情的原因是祸从口出,也是她不会管理情绪的结果。




—1—


每个人都会愤怒,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火。


如何优雅地表达愤怒,而不是愤怒地表达,其实是一件艺术。


我们都知道,愤怒是人日常中最容易体验到的一种情绪,会让我们做出反应来抵御危险,是恐惧的次级情绪反应。因为恐惧某样东西而感到愤怒,并有明显的躯体反应。


这可能是生而为人就具有的情绪,甚至来说,这是灵长类动物的本能反应。


它让我们可以分清界限,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受到伤害。


发火是愤怒的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之一。但愤怒是不是可以发火,这得进行评估。


因为对陌生人发火可能会招来毁灭性的打击。


比如这位天津老师的发火,就是在不适合的场景和不适当的时间,发了不适当的火,最终祸从口出。


因此,发火的对象,却往往是我们身边最亲密的人,如父母、伴侣或朋友等。


这是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之一,也是保护自己的方式。


—2—


有网友问:发火一定会伤人吗?该怎么应对,及怎么控制愤怒的「度」?


愤怒和暴力是一回事吗,有什么区别呢?


这两个问题其实可以合二为一,首先要分清愤怒和暴力的区别。


从这件案例上来看,很多人说,这位老师的行为是暴力,至少可以说是语言暴力,会给孩子造成永久的心灵上的伤害。


而暴力是不被社会规范和法律所不允许的,属于底线行为。


愤怒是情绪上的,是恐惧的次级反应,可以是【愤怒表达】,也可以是【表达愤怒】,但不会伤害到别人,只是自己的情绪,与行为无关。当然,有时愤怒的表达,可能会因为控制不了情绪,而演化为暴力倾向,甚至是暴力行为。


这需要我们随时通过觉察来体会并化解它。


—3—


既然如此,我们就要学会从愤怒地表达到表达愤怒改进。


前者主要是情绪控制了语言和行为,而后者则是管理好了情绪,用语言来表达愤怒,比如说“我很生气”这就是表达愤怒。


心理学家埃利斯有着著名的“ABC情绪理论”。


简单的说就是:人们常常对一件事情 A做出反应C,但忽略了中间的B(解释),对事件A不同的解释,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和结果C。


其中,A是指诱发性事件,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,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、解释和评价,C 是指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结果


当我们面对矛盾冲突的时候,可以试着用平和的心态就事论事,尝试用理性信念去解释 B,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快将愤怒的感受降低到只是生气的感受,从而可以更快的得出的结果 C(解决问题的根本)。


还是从天津老师这件事情上来看,孩子不遵守课堂纪律,她认为这是不应该的,更关键的是她把这件事情与所谓的家长素质结合起来,最终这个信念B导致了她不合理的行为。


如果换个角度来考虑,比如考虑到孩子的年龄阶段特征、个体不同等。


要知道,孩子的教育受生理遗传、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,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。


或许,她就会不一样的反应和体验,至少不会搞得这么糟。


—4—


在处理事情之前,可能要学会先处理情绪。


如何应对生气的情绪不会演化为愤怒的表达呢?


我们学习了心理学就知道,这需要及时地觉察自己,可以通过“深呼吸”的方式,在有情绪来临的时候,通过控制身体拉回当下来缓解情绪。


书写疗愈、绘画、舞蹈等都是非常适合的方式,它可以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段,把我们的潜意识意识化,并释放掉我们压抑的情绪。


玩艺术的一般都可能比较长寿,这也是可以从心理学领域来解释的。你看,哪怕跳广场舞的老太太们,精神状态都特别的好,连与人生气吵架的时间都没有了。


体育锻炼和各类体育竞技类活动一样,可以通过输赢来释放自己的怒气。


—5—


愤怒本身是中性的,它只是种普通的情绪,没有好坏高低之分。


运用得好,它可以帮助我们装上厚厚的铠甲,树立界限;运用得不好,可能伤敌一千,自伤八百。


如果这位天津的老师早点明白这一点,似乎就不会走到这一步。


原创:洗心岛
责任编辑:一只梨


文章分类: 心理学文章
权威专家
展曦婷
展曦婷
孟凡龙
刘菊
陈文
李昕蓉
杨丹
张利军
陶真
在线客服
 
 
 联系方式
24小时咨询热线:18987279423
客服热线一:18087178516
客服热线二:18987472284
微信公众号:ykzx64668857
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滇池路滇池时代B座10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