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玩游戏就废寝忘食?是它们在捣蛋![]() 作者:路人丁来源:微信公众号:京师心理大学堂(ID:bnupsychology)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“灵异事件”—— 一旦打开了游戏,便再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,直到猛然一看窗外,发现天黑了; 一旦玩起了游戏,便再也感觉不到渴和饿,听到肚子咕咕叫才发现自己一天没吃没喝了。 为什么玩游戏会让我们如此上头? 或许,时间知觉的失灵和身体感觉的消失是罪魁祸首。 01 时间知觉不准让我们失去对身体的主观觉察此前,有心理学家提出了时间知觉的概念,他们认为,每个人对时间流逝都会有自己的主观判断。 换句话说,我们都能意识到时间在流逝,但是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却不尽相同。 有研究探讨了人们在玩游戏时难以准确估计时间的现象。 研究者招募了两组参与者,让一组参与者玩8分钟游戏,而作为对照的另一组则被要求看8分钟的书。结果发现,与读8分钟书后的参与者相比,玩8分钟游戏的参与者觉得时间过的更快,对玩游戏时流逝的时间估计更不准确[1]。 这是为什么呢? 研究者用注意闸门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[2]。该理论认为,当我们注意到一件事情的时候,我们内部的注意“闸门”就会打开。而这道“闸门”所能通过的注意力是有限的,如果特别专注于一件事,我们对于其他事情的注意便会减弱。 当我们打游戏的时候,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充满刺激性和趣味性的游戏上。此刻,内部的注意“闸门”几乎只为游戏而开,于是,我们用来感知时间的那部分注意力便难以通过这道“闸门”,导致我们难以注意到时间的流逝。 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出错让我们“一不小心”就从早上玩到了天黑,那又是什么让我们连困倦和饥饿都感受不到了呢? 02 身体感觉减弱让我们缺失来自身体的客观反馈在玩电子游戏时,我们会进入游戏中的虚拟世界,把自己代入到游戏角色中,就像我们真的来到了那个虚拟世界一样。尤其是现在很多第三人称视角的游戏,会让玩家的代入感更强,更容易沉浸其中。 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对各种身体感觉(如饥饿、口渴、疲惫和疼痛等)的意识就会降低,甚至可能导致血流和皮肤温度等稳态功能的变化[3]。 来自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的Swinkels等学者用研究证实了这一点。他们招募了142名成年参与者,让他们评价自己在玩游戏时,感受到饥饿、疼痛、困倦等身体感觉的频率(如“当你在玩游戏时,你忘记进食的频率是?”) 接着参与者需要回想他们最近在电脑上玩过的一个视频游戏,最好是沉浸式地回想自己当时玩游戏的情境与状态。 最后,参与者写下游戏的名字,并再次评价自己在玩游戏时感受到的身体感觉的频率。 研究者们对参与者前后两次对于“玩游戏时感受到饥饿、困倦的频率”的评价差异进行了分析。结果发现,在回想自己玩过的游戏之后,参与者的饥饿、疼痛、困倦等身体感觉出现了下降。 也就是说:在玩游戏时,我们对身体发出信号的觉察降低了。 03 面对上头的游戏,我们可以做些什么?接受时间信息与感知自身状态是我们生存的关键,而各种感觉(如疼痛、饥饿、瘙痒等)都是身体给予我们的健康信号。 如果忽视了这些身体信号,废寝忘食地玩游戏,就会让我们的健康受损,甚至导致死亡。虽然这类事件很少见,但这种危害值得我们警惕。 那么,我们要怎么样才能避免自己废寝忘食地玩游戏呢? 1.想办法提醒自己 我们之前讲到,正是由于游戏带来的沉浸体验,让我们忽视了对时间和身体的感知。 因此,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摆脱“浑浑噩噩”的状态,去觉察自己的生活状态,通过闹铃等方式来给自己设定一些“提醒”。 2.计划自己的生活 对时间和自己身体感觉的忽视也来源于自己生活的无序。当我们不知道下一刻该做什么时,我们就会更容易沉迷到当下的游戏中去。 因此,我们可以制定每日计划,把自己的时间充分利用并持之以恒,把生活过的更有意义。
—学堂君—信息时代之前的游戏,跳绳、躲猫猫、老鹰捉小鸡等,都是需要“身体力行”的,相比之下,普通电子游戏更缺少身体的参与,由此可能也更容易让我们忽略身体感受。因此学堂君觉得游戏的类型也会影响我们的时间,体感类的电子游戏可能就比较难让人沉迷。比如,学堂君就没见过因just dance忘记时间的? 参考文献:[1] Tobin, S., & Grondin, S. (2009). Video games and the perception of very long durations by adolescents.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, 25, 554-559.[2] Zakay, D., Block, R. (1997). A Temporal Cognition.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, 6, 12-16.[3] Swinkels, L. M. J., Veling, H., & van Schie, H. T. (2021). Playing videogames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awareness of bodily sensations.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, 125, 106953.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hb.2021.106953作者简介:路人丁;编辑:Zene。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京师心理大学堂(ID:bnupsychology),京师心理大学堂,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,奉行“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”的项目定位,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,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,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。
文章分类:
心理学文章
|